原文鏈接:http://rb.lzbs.com.cn/html/2017-01/06/content_6134302.htm
“很早以前,癌癥就不再是不治之癥了,世衛組織將它劃規為一種慢性疾病。因此,癌癥患者要做好與之長期斗爭的準備。”甘肅省腫瘤醫院腹外一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袁虎勤告訴記者。
袁虎勤介紹說,腹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有胃腸道間質瘤、胃癌和大腸癌。胃腸道間質瘤多見于中老年人。最多見的癥狀為不明原因的腹部不適、隱痛或腹部腫塊,其次是由腫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或僅表現為貧血。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是手術,而后聯合格列衛進行治療。格列衛是一種分子靶向治療藥物。
胃癌發病的原因主要與地域環境及飲食生活習慣,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潰瘍、殘胃等癌前病變相關。胃癌早期癥狀輕微,主要有上腹部脹痛不適、進食后上腹飽脹、噯氣、進食哽噎、食欲差、黑便、乏力及消瘦等。另有部分患者無明顯癥狀,明確診斷時已擴散。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大腸癌常見的癥狀有:排便習慣的緩慢變化(可以是幾周或是幾個月);腹瀉、腹脹;體重下降;貧血、便血。大腸癌的療效優于其他消化道惡性腫瘤,因此應積極治療。袁虎勤提醒,大腸癌與遺傳有關,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因此,大腸癌患者的父母、兒女和兄弟姐妹都應該接受篩查。檢查時也不應僅僅局限于結腸鏡,還應該做胃鏡,女性還應進行婦科腫瘤篩查。
目前,網絡上查到的“醫學知識”普通人無法甄別其真偽。因此讀者萬萬不可一“搜”了之,草率地依照“百度經驗”為自己看病。采訪中,袁虎勤介紹了幾個通俗易懂、好用的醫學APP和微信公眾號,分別是丁香園、丁香醫生、醫學時間、婦產科時間、好大夫在線等,上面有一些可讀的科普文章和專業性文章。
針對不能進食的癌癥病人,袁虎勤建議,最好不要購買市面上售賣的動輒上千元的奶粉,應該選用藥廠生產的腸內營養液。兩者的區別在于,營養液屬于藥品范疇,有國家標準,而此類營養奶粉卻沒有標準可以遵照,很難鑒別它是否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