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鏈接:http://wb.lzbs.com.cn/html/2016-12/09/content_6129928.htm
“大夫,我的甲狀腺結節是不是碘鹽攝入過量造成的?”12月6日上午,在甘肅省腫瘤醫院頭頸外科門診,市民李女士向坐診醫生咨詢。50歲的李女士上周拿到了體檢報告,發現自己甲狀腺結節,這種相對陌生的疾病讓李女士有些恐慌,咨詢了同事后,發現不少人都有這個病。李女士說,平常也沒覺得有什么不適,但查出結節后有些擔心,于是和另一位同事專程去醫院檢查,結果是良性才放心。
李女士說,同事們查閱了一些資料,都懷疑是因碘過量致病。“咱蘭州人都愛吃味兒重的東西,炒菜吃面鹽放得多,牛肉面也普遍鹽重,現在賣的都是碘鹽,是不是碘都過量了?”李女士有些擔心。
碘攝入過少或過量都會引起甲狀腺疾病
“根據蘭州市各大醫院門診情況來看,近年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患者明顯增多,增幅在20%左右。”省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王軍表示,甲狀腺疾病發病率全世界都在增高,我國較為明顯,最關鍵的原因是與檢測技術、高分辨檢測儀器的提升以及體檢人群的增加有關。目前尚不能做出明確的結論證明甲狀腺疾病增多與食用碘鹽有關,只有一些特定甲狀腺疾病是由于食用碘過量引起的,碘缺乏或者過量都可以引起,因此不能盲目拒絕碘鹽。
王主任說,目前已有科學證明導致結節的明確原因包括CT、X線、手機、微波爐、電腦等電離輻射,這是世界公認的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的發病原因,尤其兒童更為敏感。此外,肥胖、吸煙、遺傳等因素也對該病有影響,而隨著年齡增長,患結節的幾率也會增大。
我省長期補碘的政策不會變
針對近年來社會中流傳“補碘過量對健康有潛在危害”的說法,甘肅省地方病辦公室相關專家表示,實際上這是少數人在認識上存在的誤區。甘肅屬于外環境缺碘地區,如果停止食鹽加碘,讓居民食用無碘鹽,將會導致碘營養不足的后果,特別是胎兒和嬰幼兒將是最先受到危害的人群,碘缺乏病也將會卷土重來。
省疾控中心專家表示,近5年來的監測數據顯示,甘肅城鄉居民尿碘中位數一直保持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碘營養適宜水平,沒有數據顯示碘營養過量。專家指出,外環境缺碘的狀態短期內難以改變,而人體對碘的儲存能力有限,因此要長期堅持食用碘鹽。對于某些特殊人群,如部分甲狀腺疾病患者、因特殊原因通過食物或藥品長期大量攝入碘的人群,應關注自身的碘營養狀況,必要時可根據醫囑選擇食用無碘鹽。
專家提醒:炒菜煲湯時最后放鹽
省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專家指出,吃碘鹽需要注意很多事項,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讓碘鹽傷害身體健康。那么,碘鹽應該怎么使用呢?
專家建議,正確使用碘鹽很關鍵,要注意碘鹽的保存方法,盡量將碘鹽裝在有蓋的容器中,避免高溫及陽光直射;不要一次購買過多的食鹽,以免造成碘流失。由于碘遇熱會揮發,做菜時不要先放鹽。特別應注意的是,不可將碘鹽加在熱油中同菜一起煎炸。炒菜時最后放鹽不僅能減少碘的流失,也能減少鹽的攝入量。此外,注意用鹽量,過量食用碘同樣會發生甲狀腺腫大,按我國碘鹽標準,每人每天吃6克鹽約可獲得120-180微克的碘,完全可以滿足大多數成年人的生理需要量。建議孕婦、哺乳期婦女、嬰幼兒等特需人群可補服碘油丸,或常吃些海帶、紫菜等海產品。首席記者田小東
|